內向者如何社交?3個方法讓內向者勇於表達自己
Table of Contents
甚麼是內向和外向
當別人問你:「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你也許會這樣回答:「我應該是中性偏內向」或者「我有雙重性格」。
其實這是我們對兩者的誤解。外向不代表話特別多,內向也不代表害羞。
內向著不擅長表達的原因
很多內向者在社交和表達方面經常遇到困難,這是因為大部分的內向者擁有一種特質 – 高感性特質。高感性的意思是一個人對於外界刺激有著比其他人強烈的感知和感受。
高敏感度的人大多數是天生的,他們的感官神經比別人的更靈敏。這種特質使他們擁有藝術和思考的天分,卻讓他們顯得內向,主要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
- 社交帶來的刺激比較強烈,他們無法接受。他們偏向從安靜獲得能量。
- 經常自我探索或喜歡獨處學習,自然對淺度的社交毫無興趣。
內向者其實沒有問題,他們也可以跟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得很開心和樂意分享自己的故事。
內向者面對的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掌控這個世界上的淺度領域。
掌控不代表內向者必需在人群面前喋喋不休,而是透過簡單的表達,讓所有人信服,甚至是超越所有人。這需要的是以一個全新的概念來應對世界。
讓內向者表達的三個方法
我們將分享三個讓內向者勇於表達的方法:
- 主場優勢
- 行為對話
- 視角切換
1. 主場優勢
對於內向者,社交場合的領土意識顯得特別重要。你一定面臨過這樣的經歷:在某個場合中,當你有足夠的把握,你會特別有自信。相反的,當你處於心理被動的狀態時, 你的表達會比較差勁。這是因為內向者的臨場隨機應變經驗不足,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應對社交需求。這時候你可以嘗試這麼做:
- 建立主場優勢,去你熟悉而對方不熟悉的地方進行交談。你可以邀請客戶來到你的辦公室開會,或者約在你熟悉的地方會面,重點是營造你是主人,對方是客人的感覺。
- 比別人提早十分鐘到達社交地點,給自己多一點的時間做心理準備。
- 強調共生性 – 在談話中,多使用「我們」的字眼,減少以「我」為出發點,多關心和聆聽對方的需求,讓對方感覺你們在話題上有所共鳴,而不是以權威來說服他人。
2. 行為對話
比起評價式的對話,人們更喜歡聽別人描述動作。
如果你想讚揚同事,你可能會說:「上次你做的方案很好」。這樣讚揚不是不好,但是對方不好接話,聊不下去。把評價式對話切換成行為對話,效果會比較好:「上次你做的方案很好,我拿給其他同事看了一遍,大家都認為方案很吸引人,尤其是關於全新策略的那一段,大家看了都非常有收穫」。
把行為經歷描述出來的過程,別人十分受用。大量陳述事實的過程,效果會很棒,也客觀地證明了你的價值。
以內向者出色的感受力的思考能力,好好利用此優勢,在對話中多描述客觀細節,會讓很多人信服你。
3. 視角切換
多視角看問題,在社交場合才能出其不意佔據主動地位。也許外向者會比你更健談和發表更多的意見,讓你插不上話,此刻你該做的是靜靜聽完,然後找一個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內向者擁有深刻的洞察力,能夠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事情。如果在討論的過程中遇到棘手的問題,可以從別人的觀點中,直接確定問題的核心,然後表達與問題相關的意見,不拖泥帶水。
結語
其實你不內向,你只是不擅長對不親密的人開放。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外向或內向,多數人都在兩種性格間游離。表達是一種可以後天學習的技能,請不要給自己貼上不擅長表達的標籤。
參考書籍:認知顛覆
- 為甚麼說尊重別人如同尊重自己? - December 1, 2022
- INFP 究竟適合甚麼樣的工作? - November 30, 2022
- 治癒文字,送給心累的你 (道理篇) - November 29, 2022